十三、 琴声
上级批准了将军的离休报告, 他来向大戈壁上的航天城辞别。 这一天、 他乘车到发射场去, 当路经烈士墓时, 听到有提琴声驾着风沙传来, 就急令停下车子。 将军轻轻地走进基地, 看到一位少女站在放着小花圈的墓碑it, 娴熟地挥着紫红的琴弓, 早把自己靴到琴声里了。 将军惊喜地站在少女身后, 仿佛也乘琴声翱翔在神密的太空中, 和那唱着《 东方红》 的卫星相会了.
曲子作得如此美, 又演奏得这样绝妙、 只是他在欣賞柴可夫斯基的《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》 时才有过这种满足。 将军多才, 更爱人才, 无意中为乐坛发现了新秀、 激动得热泪欲滴。 望望墓碑上的名字, 心为之一震, 啊, 地下的这位英雄已经牺牲五周年了。 他缓缓地脱帽志哀” …。
少女结束了演奏、 向墓碑深深地鞠了一躬、 自语遊“ 爸爸, 您生前最爱听女儿练琴…。。。 » 待转过身来, 她吃惊地望着陌生的将军, 眼角上还挂着泪珠儿。 将军说:“孩子, 你爸爸会笑慰于九泉的。 ” 少女点点头、 拘谨中带点羞涩.
当将军知道这題名《 东方红之星》 的小提琴独奏曲是少女的作品时、 高兴得手有些颤抖。 他握着少女的双手, 久久注视着那左手上坚硬的老茧,连声说:“ 难得、 难得呀……”.
少女心目中有一位救过爸爸生命的将军。 那位将军曾在在行军时将讨饭饿昏在路上的爸爸救活, 收留在军中。 从此爸爸随将军南征北战, 学武学文, 解放后又被将军送进大学、 “ 土八路” 成了科技人才。 爸爸多年在边疆为发射卫星积劳成疾, 直到牺牲在发射场的工作台旁, 临终还念着将军的名字。 少女哪里知道, 站在她眼前的正是心目中的那位将军!
… 少女应邀来北京参加“ 部队之春音乐会” 的演出了。 剧场的前排坐着将军, 他的身旁是全国闻名的音乐家。 紫红绒帷幕拉开, 少女穿着崭新的军服, 一曲《 东方红之星》, 演奏得比在墓碑前更动人心弦。 国现在少女的琴声里. 剧场里爆起雷鸣般的掌声。 音乐家握着将军的手, 赞叹道: “ 名副其实的小提琴演奏家, 您不愧是识人的伯乐!” 将军没有作声。 他象天真的孩童流着泪。 他离别战争这么多年, 还没有流过这么多欢悦之泪.
离开剧场, 将军坐上轿车, 耳边萦绕起《 东方红之星》 的旋律, 少女也象朵玫瑰花, 在琴里旋转飞腾。
生詞